-
07-072019年度“西煤机工匠”(十)
编者按:“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追求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西煤机生产各环节,西煤机公司开展了“西煤机工匠” 年度评选活动,对每年度涌现出的“西煤机工匠”予以表彰。为了更好的展示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默默耕耘的“西煤机工匠”的风采,我们推出“2019西煤机工匠”系列宣传报道,旨在全公司掀起学工匠、赶先进、争先创优的热潮,使之成为推动西煤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对待加工产品—机加一分公司张松涛张松涛,机加一分公司数控组的一名数控镗铣工,技师,主要负责小型采煤机牵引部、摇臂、行走箱以及部分电控箱的加工。在日常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数控镗铣床加工技能与方法,对待每一件加工产品,他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的追求精益求精,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融入其中。在产品加工过程中,他总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找到最合理的加工方法。在加工急件N56801/N56901高端行走箱工件时,由于材料属于高强度焊接结构钢,且工件多处需要用深孔钻加工才能完成。张松涛同志结合了工件的特点,从细节入手,合理的选择深孔钻的加工方法,先短后长,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使工件尺寸控制在图纸要求的范围里,且超前完成了加工完工件。在连采机机组LMX00010101壳体工件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外形和根部都需要加工成内外R,对程序的编程要求高,结合西门子系统编程的特点,他灵活运用刀补变量的编程方法,高效率、高质量的解决了加工难点,并将这一技巧运用于复杂外形倒直角倒圆角的加工,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在加工前,他总会多次认真研究图纸,分析出合理可行的加工工艺路线,精检细测绝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在加工前进行了多次的试切,确保加工产品合格。和他工作了几十年的同事们也深有体会:他的钻劲儿“与众不同”。一份活儿的图纸到了他手上,他搜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工艺不行,加工不科学,效率不高,费劲!”同事劝他,“咱们照着图纸加工不出废品就行。加工工艺是工程师们的事!”张松涛却不放弃,一定要研究出那个最适合效率最高的方案出来。高端制造项目中,他刻苦钻研枪钻的切削参数和使用技巧,先后完成了神东“6改8”项目中的C0N060801行走箱、支座等高端壳体的精加工,在高端壳体加工过程中,突破传统,使用新的加工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改制刀杆、发挥创新思维等解决了一系列加工难题并获得获得公司“五小”项目三等奖。张松涛同志始终严格执行“三按三检”制度,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意识,不怕烦、不嫌累,以一种加工艺术品的心态精心操作。在壳体加工总程序的编制过程中,他对大量的加工参数进行修改和反复验证。在壳体材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加工参数,以达到最好的加工精度,这节省了大量的刀片和加工时间,降低了劳动成本,使壳体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时间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由他精加工的壳体合格率达到99%以上。在机加一分公司工作的这些年,他不计得失,甘愿奉献,克服了重重困难,主动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劳作,经常因生产任务所需主动放弃节假日,平均每月创造产值50多万元,完成工时超过900点,出色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
-
07-022019年度“西煤机工匠”(九)
编者按:“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追求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西煤机生产各环节,西煤机公司开展了“西煤机工匠” 年度评选活动,对每年度涌现出的“西煤机工匠”予以表彰。为了更好的展示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默默耕耘的“西煤机工匠”的风采,我们推出“2019西煤机工匠”系列宣传报道,旨在全公司掀起学工匠、赶先进、争先创优的热潮,使之成为推动西煤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吹毛求疵”的质量检验者—质量检验部陈默陈默,质量检验部机加二检验站副站长。他主要负责齿轮件、方法兰、行星架等中小件的精加工和外协中小件的检验工作。从事工作十余年来,他一直用最严格的标准检验产品质量。工作上,陈默努力学习公司产品加工、装配、维修、检测等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质量检验综合素质。他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对零件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严格检验,产品中一个倒角、一个毛刺、一个小磕碰也不能出现。大家觉得他太过较真,他认为:“验活就是验良心。检验员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要在符合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对零件的外观进行评判,务必精益求精,没有瑕疵。”2019年,公司订货量大,生产任务重,每当需要处理应急任务时他都主动要求加班。在公司生产8.8米超大釆高智能化采煤机过程中负责所有齿轮的完工复检检测工作,并做好相应检测记录。在安装过程中,他积极配合产品设计研究院、工艺研究所、总装配检验站等各部门的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所需要的检测数据,并经常通宵加班,从不耽误生产任务的有序进行。在遇到加工难题时,他及时反映并和技术部门沟通解决,直到将每一个问题都落到实处。工作之余陈默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检测技能、检测水平。经过十余年的磨练,他的检验方法娴熟,已有自己的独到经验。他多次去神东、淮南、山西等地进行高端测绘,并在公司举办的检测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他和同事共同分享、讨论检验技巧,追求高效、简洁的检测方法,力求得到更为准确、完美的检测数据。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错检、漏检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质量作出了贡献。2019年,陈默共检测全工序齿轮、行星架等带齿件2500余件,轴承座、销轴、接头等中小件1600余件。经检验完成的零件进入总装配分公司后,均能实现顺利安装,未出现过责任返修,避免了反复拆装和重复返修带来的浪费和麻烦,基本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返修检测,为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他不断研究改善创新检验方法,多次获得“五小”活动创新奖项。每当工人在加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他都会积极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必要时向技术部门和工艺部门进行反馈,为推进产品质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多次被公司评为“四有模范职工”、“先进职工”。陈默在质量检验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断绽放光芒。他用行动严把产品质量关,更好地守护西煤机品牌。“吹毛求疵”的质量检验态度,是他在产品质量上做出的最好答卷。
-
06-292019年度“西煤机工匠”(八)
编者按:“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追求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西煤机生产各环节,西煤机公司开展了“西煤机工匠” 年度评选活动,对每年度涌现出的“西煤机工匠”予以表彰。为了更好的展示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默默耕耘的“西煤机工匠”的风采,我们推出“2019西煤机工匠”系列宣传报道,旨在全公司掀起学工匠、赶先进、争先创优的热潮,使之成为推动西煤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数控班组的“创想大师” —机加三分公司张丹 张丹,西煤机机加三分公司的一名数控车工,一直从事车床加工生产。工作中,他经常会冒出“能不能改进优化”的想法,并付诸实践,是车间公认的“创想大师”。目前,张丹一人操作CK6180、CK6163两台数控车床,承担着机加三分公司大部分精车件的加工。现在,他已经熟练掌握了数控车床技术,可是在刚接手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懂,一切都是从零学起。零件加工程序编程、数控车床基本操作原理与方法、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等难懂的“硬骨头”,他都一一“啃”了下来。他积极参加各种数控车培训和技能比武,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慢慢地,他成为了车间的生产骨干、技术能手。加工过程中,张丹发现数控车床的刀台偏低,且受机床限位控制的影响,装夹刀具后,刀头会低于车床主轴中心或X向到不了中心,加工内孔时,刀具无法进到内孔,造成无法加工的难题。“这个难题严重影响了生产,必须尽快解决。”经过认真钻研,他设计了偏心刀架,将其装夹在机床刀架上,利用刀架的偏心,抬高刀具位置,延长了刀架的行程距离,解决了小孔无法加工的难题。张丹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无孔盘类、板类零件,这类零件又大又重,没有孔眼,无法用吊绳吊装,增加了吊装难度。“能不能设计个夹具,解决无法吊装的问题?”他陷入了思考中。在用手拿取东西的过程中,他灵机一动,可以模仿手指抓取的原理设计吊装夹具。他设计的吊装夹具夹装于无孔盘类零件上,拧紧螺栓,将吊绳穿过此夹具,就可以简单快速的将零件吊起,装在车床、铣床、镗床上。看到张丹使用吊装夹具的轻松方便,工友们纷纷都进行使用。车工组的朱武利说:“这个夹具夹紧力大,不易造成脱落,用起来非常趁手。”薄壁套系列零件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零件变形的问题,废品率很高。这种难题的解决,肯定少不了张丹。他改进了传统的加工方法,先把毛坯的一端车圆作为夹头固定,加工另一端时单边留1mm的余量,粗加工去除余量,释放零件内应力。接着,精加工时零件不要从毛坯上全切下来,单边留3mm,精车达到工艺要求后,再切下零件。改进后的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分两次去除零件余量,达到多次释放零件内应力的效果,有效的减少零件变形,从而保证了产品的精度,提升了产品质量。“按照传统的加工工艺,薄壁套类、轴承套、垫类成活率约为85% ,采用改进后的加工方法,成活率接近100%。这种采煤机用薄壁套系列零件加工工艺及加工方法的优化方案可以一次成活,无返修,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工期。”工艺部门的人员说道。在加工技术领域,张丹不断的钻研和学习,自行设计制作多个工装,优化改进了多项加工程序。用于车床卡盘定位,加工盘类、薄板类、密封盖的定位胎具,数控车床钻孔的方法改进等,都是他凭借数十年工作经验的积淀,不断摸索创造出来的成果。这些也支撑他获得“2018年二季度西煤机工匠”、“2018年度先进职工”、2019年度“西煤机工匠”、2019年度“重装工匠”等荣誉称号。“态度和责任心决定着一个人工作的好坏,决定着产品的质量。”这是张丹的工作信条。他秉持着为产品质量负责的态度,在数控车床旁挥洒全部的热情和心血,在创新实践的征程中不断探索,永不停歇!
-
06-242019年度“西煤机工匠”(七)
编者按:“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追求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西煤机生产各环节,西煤机公司开展了“西煤机工匠” 年度评选活动,对每年度涌现出的“西煤机工匠”予以表彰。为了更好的展示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默默耕耘的“西煤机工匠”的风采,我们推出“2019西煤机工匠”系列宣传报道,旨在全公司掀起学工匠、赶先进、争先创优的热潮,使之成为推动西煤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善啃硬骨头”的装配钳工—总装配分公司鲁恒斌鲁恒斌,总装配分公司钳工班组的一名优秀装配钳工,钳工二区的班组长。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重点机组任务、高端国产化项目、参展机组和新机组产品的总装生产任务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所带领得班组仅2019年一年就完成采煤机安装35台,其中包括高端制造MG2550机组、新巨龙和兖矿MG1630机组项目、陕煤涌鑫安山和韩家湾1170A自动化项目机组。在公司整机国产化神东6改7、6改8机组安装和神东8.8米MG3030机组、北京参展机组920A试制,以及国内重点客户陕煤、宁煤、淮南多台机组的安装和调试中不仅出色的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还提出合理化建议10余项,工艺工装设计4项,其中3项获公司五小创新项目二等奖。在工作中,他经常为了工作而舍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已成为家常便饭。在8.8米神东项目3030机组的安装调试过程中,他连续奋战7个夜晚,加班至凌晨4点。在整机联机、水路油路、斜护板安装过程中利用先进的工艺装备和安装经验出色的完成了整机联调任务。在公司高端机组2550和1660/1630安装中,他带领全体班组成员从图纸工艺的先期熟悉、自制件零件和自我检验零部件都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安装组件、部件的清理和组装。对一些关键技术工艺要求如轴承的安装、密封件的安装都一一做好记录备案,认真做好每日安装进度和遇到难题的记录,圆满的完成了生产任务,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声誉。他将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实际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很好的应用。在泵箱安装过程中,他发现,有时泵箱高低压联动,以及斜护板有抖动现象,便和技术人员积极沟通共同查找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避免了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在日常的班组管理中,他不仅对班组严格要求,对待自己也做到了严于律己。组员们个个都说:“跟着鲁班长干活,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他在班组内实行工时公开化,使每一个组员心中有数,多劳多得,从而公平、公道、公开有效的调动了组员的积极性和高效性,这一点让车间的职工们敬佩不已。他时常告诫自己“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工作中,他始终保持脏活、累活干在最前面,团结带领全班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任务,多次受到分公司的高效和质量奖励。“敢啃硬骨头、敢于担当、任劳任怨、乐于奉献”这些词语,是班组成员们对鲁恒斌的评价。也正是这些评价,给了他一路前行的勇气。凭着精通本职工作业务,他始终能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且先后获得西煤机公司“四有模范职工”“西煤工匠”等荣誉称号。
-
06-192019年度“西煤机工匠”(六)
编者按:“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追求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西煤机生产各环节,西煤机公司开展了“西煤机工匠” 年度评选活动,对每年度涌现出的“西煤机工匠”予以表彰。为了更好的展示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默默耕耘的“西煤机工匠”的风采,我们推出“2019西煤机工匠”系列宣传报道,旨在全公司掀起学工匠、赶先进、争先创优的热潮,使之成为推动西煤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有他在没烦恼 —热加工分公司景千周景千周,热加工分公司渗碳班组长。他在近二十年的工作中,熟练掌握了热处理设备的各种操作技能,能够处理各种设备故障。“有他在,没烦恼。”是渗碳班组组员给他的评价。热加工分公司有奥地利的多用炉、高中频表面感应淬火设备、井式渗碳炉等多种热处理渗碳设备,景千周对每种设备都非常熟悉,处理日常故障得心应手。多用炉内部有渗碳室和淬火室,工件渗碳结束后,会自动进入淬火室进行淬火工序。景千周遇到过工件无法进入淬火室,机器报警的问题,他凭经验判断工件卡在了渗碳室和淬火室中间的横梁上。由于炉内温度高达930℃,横梁下是油类物质,工件卡住容易燃烧爆炸。景千周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他立刻加大氮气的输送,使炉内温度降至600℃,等待两个小时后,打开淬火室,手动升高淬火室的台子与横梁平齐,让工件缓缓过渡到淬火室。渗碳、氮化工序是24小时运作,工序周期长、劳动强度很大,每晚都有值班员值守。景千周经常在半夜接到值班员的电话,询问各种故障的解决办法。有一次半夜两三点,景千周被电话铃声吵醒,值班员告诉他井式渗碳炉到了该出炉的时候,炉盖却无法打开。“别着急,先看看是不是炉门限位脱离了,再看看液压系统有没有问题?”他指导值班员一项项的排除故障原因,经过半个多小时,炉盖终于打开了,他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才结束了通话。好富顿251C型聚合物水基淬火液是专门为高、中频感应热处理设备配备的淬火介质。实际使用中,在单独的水池内配置水基淬火液对工件进行淬火,由于该淬火液自身无法循环搅拌,影响淬火效果。景千周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水基淬火液搅拌循环的问题。他看到了水池附近的压缩空气,尝试着加装三通和软管把压缩空气通入水池底部搅拌。跟踪发现这种方法使水基淬火液得到了充分搅拌循环,获得了较稳定、可靠的冷却效果。“组长设计的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经济省力,为我们工作解决了很大的难题”渗碳班组葛琤说道。有一次,井式渗碳炉出现了故障,需要到地坑下面进行查找原因。景千周拿起手电筒就钻进了地坑,他发现炉子油封的地方在冒烟,地坑里又呛又热。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很容易爆炸,必须尽快处理。他爬出地坑,先关闭了设备电源,用铁皮制作了铲子,准备再次下去。“我去吧,组长。”“不行,我比你工作时间久,我去。”他再次钻进了地坑,用铲子一点点地清理油封处的灰尘和炭黑,重新油封了炉缝,排除了故障。渗碳、氮化、高、中频表面淬火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对操作安全、过程控制方式、质量等有要严格求。他熟练掌握了设备调试、操作流程,故障排除等多方面的技能。作为班组长,他把技能教给每位组员,不使每一个组员掉队。在他的带领下,班组整体操作技能水平日益提升,产品质量节节攀升。渗碳班组先后获得西安市“工人先锋号”、重装集团“质量先进班组”、公司“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收获了“2018-2019年度重装劳动模范”“西煤机工匠””“质量明星”等满满的荣誉。“组长好像什么都会,有任何问题找他,都能解决。”组员许诺说道。凭借近二十年的工作经验,景千周成为了渗碳班组坚强的后盾,高质量完成生产任务的保障。有他在,没烦恼!
-
06-152019年度“西煤机工匠”(五)
编者按:“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追求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西煤机生产各环节,西煤机公司开展了“西煤机工匠” 年度评选活动,对每年度涌现出的“西煤机工匠”予以表彰。为了更好的展示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默默耕耘的“西煤机工匠”的风采,我们推出“2019西煤机工匠”系列宣传报道,旨在全公司掀起学工匠、赶先进、争先创优的热潮,使之成为推动西煤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采煤机脚步的追随者 —售后服务部马超2010年参加工作,马超从一名实习生开始学习,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专业技巧,能够胜任售后服务的各项工作。数年来默默学习、努力钻研,不断克服售后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工作上,他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在领导和师傅们的关心和指导下,不仅很短时间内熟悉了电气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熟知各种产品的电气图纸,并加以运用。还对多个生产故障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为售后服务部的一名电气服务人员,他始终把“以客户为中心,以综采一线为中心”作为服务的核心宗旨。他的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无论白天黑夜都会第一时间回应客户。他总说:“用户能在深夜打电话一定是遇到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心里肯定非常着急,这种时候,我一定要立刻想办法解决问题。”他把自己的经验技能毫无保留地告知用户,及时到矿处理问题。他主动要求下井,结合具体工作面情况和用户的使用习惯给出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同时,他会协助客户规避相关问题的再次出现。他经常驻矿观察积极好学的检修工,主动要求为对方做培训,指导他们出现故障后,如何第一时间把故障现象描述清楚,并清楚元器件怎么检查。矿方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主花键轴断裂的问题,设备所停位置不便拆检,需要开盖将从变频器改为主变频器,牵引到合适位置,整个过程一般需要1个多小时,这大大影响了生产班进度。针对这种问题,马超设计了“主从变频器快速切换方法”。这种方法从盖板上选取备用按钮,要求具有自锁装置,将主变频器DI6引出线接按钮常闭点,从变频器DI6引出线接按钮常开点,两个DI7引出线同时接plc的com端,然后引出到按钮的公共端,即可实现按钮按下去,右边变频器为主机,拉起来左边变频器为主机。操作要在断电情况下用按钮更改主从。马超将盖板备用按钮调整成可控主从变频器方法,大大节省了检修时间。这个项目获得公司2019年度三季度五小项目二等奖。马超结合自动化采煤机现场调试经验,深入透彻的了解自动化采煤机。2019年,他累计出差300余天,顺利完成陕北区域新增大梁湾,金鸡滩,郝家梁煤矿2550大型机组,上湾煤矿3030高端机组,满来梁925机型,韩家湾,安山煤矿1170自动化机型等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工作,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拓展和提升,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只要有公司产品的地方,只有有需要售后服务的地方,就是马超前进的方向。他用自己的言行向用户诠释了公司的诚信理念,每到一处都得到了用户的交口称赞,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
06-102019年度“西煤机工匠”(四)
编者按:“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追求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西煤机生产各环节,西煤机公司开展了“西煤机工匠” 年度评选活动,对每年度涌现出的“西煤机工匠”予以表彰。为了更好的展示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默默耕耘的“西煤机工匠”的风采,我们推出“2019西煤机工匠”系列宣传报道,旨在全公司掀起学工匠、赶先进、争先创优的热潮,使之成为推动西煤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平凡岗位上的匠心 —再制造分公司赵冰赵冰,再制造分公司钳工一组组长。工作中,他凭借着对钳工专业的痴迷和执着,勤学苦练,不断总结,练就了过硬的钳工技术,成长为再制造分公司的一线骨干。工作中,学理论、钻技术、结合车间实际反复推敲,他在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经过实践,他在生产一线的装配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也正是这种“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深刻体会,使他在工作中找到了快乐和自信。他不但自己业务过硬,还带领班组成员一起学习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在新测绘和新机组安装过程中,他与设计人员共同探讨。尤其是神东破碎测绘期间,正逢夏季,生产场地炎热。为了不延误新产品的工期,他带领小组成员克服各种问题,加班加点的干工作。用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工作热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为神东测绘、维修的468破碎机构顺利出产做出了贡献。再制造分公司负责着公司大修产品的拆装、清洗、装配,新机组的安装及产品的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工作劳动强度大,时间紧,任务重,赵冰带领班组成员员挑战每一项任务。每一次接到安装任务,他们都要开小组会,赵冰要求组员严格按工艺程序操作,积极配合检验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全过程质量监控,把质量问题发现、暴露、处理在萌芽状态。赵冰对每个小组成员从严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他们做到了生产进度与生产质量相结合,“两手抓”“两不误”。2019年,钳工一组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为产品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2019年,在赵冰的带领下,钳工一组完成采煤机大修11台,新机组安装2台,大部件若干。赵冰本人1-11月完成工时19800点,为再制造分公司2019年生产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铜川下石1860GWD、铜川玉华930WD、龙煤双鸭山1170WD大修采煤机装配过程中,他带领班组昼夜奋战,通过两班倒的工作状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了整机装配任务。工作上,他严于律己,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这些帮助他获得了公司“四有模范职工”“先进职工”等荣誉称号。他参与设计制作的“一种自制折弯硬管扳手”项目获得了2019年西安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工作十余年里,他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用创造性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坚守着自己的匠心。赵冰一如既往地沿着“岗位成才”之路,扎根一线,不断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
06-042019年度“西煤机工匠”(三)
编者按:“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追求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西煤机生产各环节,西煤机公司开展了“西煤机工匠” 年度评选活动,对每年度涌现出的“西煤机工匠”予以表彰。为了更好的展示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默默耕耘的“西煤机工匠”的风采,我们推出“2019西煤机工匠”系列宣传报道,旨在全公司掀起学工匠、赶先进、争先创优的热潮,使之成为推动西煤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青春路上高歌奋进—机加二分公司王辽军王辽军,2000年入职公司,从事数控铣工作,现为机加二分公司铣床组组长。平时喜欢钻研学习和操作数控铣床技术,经他加工的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均达到99%以上。近20年的加工经验,练就了他过硬的数控技术本领。如今的他已经成为机加二车间里响当当的技术骨干,不仅能够合理设计零件加工工艺还能独立编写各种数控系统的加工程序,并不断对程序进行优化改进和判断并处理简单的车床机械故障及系统故障。他在铣工序加工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技术,很好的解决了零件发颤,变形等问题,极大的保证了加工后的零件质量。多年来,他致力于重点难活的加工攻关,解决了加工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发挥了班组长的领军带动作用。由他主导完成的五小发明“花键轴铣工序工装”“热装刀杆”“换刀器位置检测装置”等使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内齿圈通孔加工是在普通钻床上加工,加工时间长,孔的位置度误差很大。他研究的“用U钻加工内齿圈通孔”的加工技术,不仅用时少,加工精度也有了显著提高。之前在普通钻床加工一件CONO13305-03内齿圈需要2-3天,孔的位置度偏差在0.5mm左右,采用U钻加工后,仅需要4-5个小时,且孔的位置度偏差在0.1mm以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以前加工花键轴要在普通床上磨活、找正、装夹、不仅工序麻烦且耗费工时长,加工精度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自己发明的一种“花键轴铣工序工装”,改变了装夹方式,减少工序,使得加工效率提高了2-3倍。有些加工零件的孔特别小,市场上的刀具公司没有适合加工此类产品的刀具,他自己利用加工边角料、废旧材料加工了一种“热装刀杆”,很好的解决了此类产品的加工问题。他在班组生产管理上也积极地探索新方法,不断进行优化管理。从合理搭配时间、优化生产步骤和加工程序、充分发挥天车效用、减少中间环节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将这些办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班组,带动了公司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发挥了作用。每周都组织班组成员在一起相互传授讨论加工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法,使班组成员有一个提高车工技术的学习交流平台。由他带领的班组呈现出积极向上、踏实肯干、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多年来,他苦练操作技能,潜心钻研业务,在数控机械加工的征途上留下了一串串踏实的足迹,他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奋战在生产加工第一线,无怨无悔地为公司的生存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先后荣获“振兴杯”技术比赛三等奖,连续多年获得西煤机公司“四有模范职工”“劳模”“先进职工”等荣誉称号。
-
05-292019年度“西煤机工匠”(二)
编者按:“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追求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西煤机生产各环节,西煤机公司开展了“西煤机工匠” 年度评选活动,对每年度涌现出的“西煤机工匠”予以表彰。为了更好的展示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默默耕耘的“西煤机工匠”的风采,我们推出“2019西煤机工匠”系列宣传报道,旨在全公司掀起学工匠、赶先进、争先创优的热潮,使之成为推动西煤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用焊花书写无悔青春 -金结分公司景海强景海强,西煤机公司金属结构分公司铆工。工作十几年来,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始终奋斗在生产一线。焊花闪耀,充斥着整个青春,也见证着他的成长。8.8米超大釆高智能化采煤机的油缸护罩是由27个小部件组成,也是第一次集配焊接,形状极其复杂,没有基准。为保证尺寸精度,景海强反复测量每一个尺寸,在平台上按照实际规格形状进行放样集配,计算加工关联尺寸。过程中反复与技术人员交流沟通,修正错误。为保证产品内部质量,他将工件焊缝周边打磨光滑,由于形状复杂,内部空间狭小,焊接时经常无从下手,他想尽办法,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焊接工作。连采机履带架集配焊接任务同样繁重,由57个大小部件构成,内腔工件较多,而且还存在多层集配焊接任务,工作量和复杂程度都很大。为防止产品在焊接过程中变形,影响工艺尺寸要求,景海强自己总结出一套防变形操作方法,增加撑子数量,放大部件间隙,合理安排焊接顺序等,保证了连采机履带架的顺利生产。2019年以来,他带领班组成员主要完成了CON56501壳体7个、CON01600A联接框架10个、CON24601A电控箱11个、N1710101A、N1720101A牵引部4个,8.8米超大釆高智能化采煤机CON064006、CON064007左右油缸护罩各5个、连采机履带架和北京参展机型等许多急难重任务。对于每一件加工任务,景海强和班组成员认真对待,严格按图纸、工艺、标准严格操作。许多产品都是用Q690高强钢,这种低碳贝氏体材料焊接时非常容易出现焊接裂纹,焊接时工件需要焊接加热到150-200℃。冬天身体前面抱个火炉,出汗导致背后一片冰凉,容易感冒。夏天前后都是热,整天浑身大汗,容易中暑。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排除各种困难,认真操作,精细处理每一个尺寸、每一个焊点,完成了工作任务。他在生产工作中给自己立下了三个规矩:任务难,抢在前,攻关做表率;生产急,走在前,带领员工干;技术严,好在前,示范当标竿。他所在班组抢关键,挑重担成风,每个组员都精通二至三道工序的操作,人人成了生产上的“多面手”。班组的产品重复打压量少,特别是CON01600A联接框架探伤一次通过检验,充分体现了班组成员过硬的焊接技术实力。一年来,景海强在生产作业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和质量责任事故,产品合格率100%,个人完成6240工时,保质保量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他先后荣获公司“劳动模范”、“四有模范职工”、“先进职工”等称号。他的“冷却管油管煨型工装”项目荣获重装集团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景海强在铆焊的岗位上以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青春脚步展现着一名普通员工的风采。
-
05-262019年度“西煤机工匠”(一)
编者按:“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追求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西煤机生产各环节,西煤机公司开展了“西煤机工匠”年度评选活动,对每年度涌现出的“西煤机工匠”予以表彰。为了更好的展示在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默默耕耘的“西煤机工匠”的风采,我们推出“2019西煤机工匠”系列宣传报道,旨在全公司掀起学工匠、赶先进、争先创优的热潮,使之成为推动西煤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奋斗路上永不停歇的“脚步”—电气分公司何龙龙何龙龙,电气分公司电工技师,电工一组组长,从事电气装配、调试工作。参加工作15年来,他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不仅熟练掌握公司系列采掘电控产品的安装、调试、服务工作还成长为电气分公司的技能带头人。攻坚克难,永不停歇作为电气分公司的操作技能带头人和采煤机关键工序质量负责人。自2013年担任班组长以来,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攻坚克难,在安全、生产、现场等方面,他都能做到高质高效的完成分公司交给的各种工作任务。他是电气分公司里绝活的骨干之一,在多项重点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先后承担了出口印度江基拉MG650/1630-GWD采煤机、进口替代MG500/1200-AWD、MG620/1660-WD高端采煤机,宁煤“三驱动”采煤机,精品工程黄陵建庄MG500/1130-WD采煤机,金鸡滩、黄玉川MG1000/2550-GWD采煤机等重点机型的安装调试工作,并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主攻难度最大的部分,安装质量高,工作效率高。创新创效,永不停歇多年来,何龙龙积极参与“五小”创新和技术改进工作。在分公司工艺攻关工作中献计献策,他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多项设计改进意见和建议被研发部门采纳,有效提高了设计的合理性。尤其是《多用途电源调试箱》、《端头站与遥控器试验箱》、《快捷式导轨切割机》等五小作品,实实在在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其中,《多用途电源调试箱》项目,解决了采煤机电控箱调试需要多种电源的问题,使用方便,具有短路保护功能,安全性好。《端头站与遥控器试验箱》项目为检测端头站遥控器质量提供了精准的依据,工作效率极高。《快捷式导轨切割机》项目,解决了以往的导轨切断靠锯弓完成,所需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横切面有毛刺,常出现参差不齐等问题。使用导轨切割机之后,完成一次导轨切割工作仅需两秒,且横切面平整无缺,外形美观,大大降低了时间、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导轨的切割质量。安全生产,永不停歇他经常在工作之余,叮嘱班组的每一位职工,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每天对生产设备进行检验,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产品质量进行自检和复检,有效的避免了安全事故及质量事故发生。他始终坚持带头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给班组成员做表率。多年来,班组没有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及轻伤以上及人身安全事故。服务用户,永不停歇他所带领班组在新机组安装、调试,旧机组返厂维修,服务等工作中,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急用户之所急,不论是下班、周末还是节假日,只要公司有需要,客户有需求,他一定是第一时间赶到,带领班组出色的完成各种任务。全年累计完成工时15370点,连续多年每年完成工作量名列前茅。在电气分公司工作的这些年,有多少个节假日、公休日,他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他记不清;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地干了多少事,他说不清;培养了多少徒弟,将多少门外汉培养成业务能手,他数不清。坚持学习,永不停歇闲暇时间,他并没有让自己停下来,热爱也热爱学习。他说:“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工作干得好,生活才会更好”。他对工作和事业总有一份拼命的执着。自从事电工工作以来,他不仅买了许多电工知识书籍,还报名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班。他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积累中汲取的营养,活地运用到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他的电工基础理论在电气分公司屈指可数。始终本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持质量就是生命,以打造精品为目标,不断提升电控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用匠心为西煤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他带领的班组在分公司劳动竞赛中多次获奖,并获得西煤机公司“先进班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