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创新工作室“不简单”
走进机加一车间的数控镗铣劳模创新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墙的荣誉,各种各样的加工零部件和加工模型整齐有序的摆放在四周。这个是废旧刀具再利用将废旧T型槽刀进行车削及手工刃磨后安装在M3锥柄上制作成φ56×22.5的专用槽铣刀,用它加工泄油槽完成一个用时不到2分钟,效率提高10倍以上,而且刀具磨损极小;这个是一种加工导向滑靴的通用方法展示,目前正在申报专利;这个是基于JDSoft_ArtForm对采煤机模型的制作,“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对,这正是咱们8.8米超高大采煤机的模型......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何亚军兴致勃勃的一一介绍着。
创新就应该“接地气”
该创新工作室以陕西省劳模、三秦工匠何亚军命名,现有人员11名,工程技术人员2名,工人技师9名。工作室成员大多出自生产一线的班组,平均年龄不到38岁。参加工作时间最短的也有5年,用何亚军的话来说就是“干我们这行的没有个三年五载的摸爬滚打是出不来的。”要做好数控镗铣工作,不仅仅靠的是电脑操作和程序编写,更重要的是保持对生产加工的热情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不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只要一到机加一的车间,就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在师傅何亚军心中,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普普通通的技术工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干好手头的各种“活路”。搞不了什么高、精、尖的大事情,能做的就是在普普通通的工作中,探索解决生产加工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采煤机电控箱大型防爆盖板加工是机加一车间的常规工作,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找正、压活、装夹。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蹿螺丝,数控镗铣车间的加工都为精加工,误差必须控制在0.02mm左右。一旦出现蹿螺丝或与刀具行走路径发生冲突,就需要重新人工找正、压活、对刀位,然后再根据找正位置重新编程,不但浪费大量时间,加工质量也难以保证。工作室成员在何亚军的带领下,经过多次反复实验,发明了一种多功能快速装夹隔爆盖板工装,并在工装内设有专业的防颤、减震设计。有了该工装,只需一次装夹找正工装,可一次性加工完所有的加工部位,平均每件节省辅助时间2h,且此工装可使用与多种规格电控箱防爆盖板工件的加工,加工质量大幅提高,有效减少了加工辅助时间,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2019年7月,该项发明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创新就应该“终于实践”
在何亚军创新工作室有着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谁对谁错,试试再说话”。当工作室成员因为一些加工方面的问题产生不同见解的时候,他们会把每一种解决思路都齐齐的试一遍,哪一种最合适就用哪一种。何亚军的徒弟栗文岳说道,“我们干的是实打实的加工活儿,方案好不好,一试就知道”。
机加一车间的加工工作一般是基于工艺研究所提供的加工工艺来进行加工的。在加工1660型采煤机的N561(2)01牵引部壳体拉缸的时候,按照工艺部门给的电脑加工程序步骤多达10000多条。在这10000多条的程序中,中途一旦出现刀具磨损、打刀的现象,就需要更换刀具,也就意味着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会前功尽弃,一切归零,重头再来。这样一来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甚至是延误交货期限。这可急坏了工作室的成员,凭着丰富的加工经验,大胆尝试,将原本10000条的电脑程序改成了手工编程程序,只需要简单的十几步手工循环操作。每一步都清晰明了,即便中途出现刀具磨损,只需要重新完成十几步,大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创新就应该“发光发热”
在集团公司打响复工复产“第一枪”的时候,工作室全体成员就吹响了集结号,主动请缨,加入到西煤机第一批复工复产的行列中。为了把疫情期间落下的工期和任务赶回来,工作室成员经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顺利的完成了土耳其出口、俄罗斯出口、陕煤曹家滩采煤机等重点加工任务,且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均达到了99.9%。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何亚军创新工作室通过坚实的团队力量,丰富的加工经验,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和效益,也带动了一批一线职工加入到学本领、提技能的行列。何亚军说“一个人的创新不叫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能带动身边的一批人加入到创新这个大家庭中那才是真正的创新”。近年来,何亚军创新工作室在师徒传技、技艺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共计培养高级技师、技师、工程师等高技术技能人才30余人,其中行业技术能手1人,高级技师1人。工作室申报专利11项、各类科技成果80余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资金120余万元。
(黄军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