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为 赢在创新——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13-01-23 作者: 信息员 浏览数:8454   
2011年7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视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对西煤机人提出了“改革的步伐不能停,创新的步伐也不能停”的工作要求;
2012年5月25日,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隆重召开第二届科技表彰大会。出资100万元对五年来企业的科技成果奖、知识产权奖、标准制定奖、科技论文奖等117项次进行了表彰奖励,提出了今后五年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和主要任务;
2013年1月28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大倾角煤层综采综放工作面成套装备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一个有着60多年辉煌历史,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煤炭装备制造“国家队”,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一直以技术创新为平台,执着于打造一流产品,并通过近些年的潜心修炼,收获了煤炭采掘技术的真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用西煤机人的话说就是,“这些年,企业切切实实地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
借势而上,抓住发展先机
近年来, 随着国家战略调整和煤炭工业的高速发展,煤矿采掘装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重心转移到科技创新上来,并对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西煤机人深知:“要想在采掘设备制造业占领一席之地,并抢占更大的市场,不仅要有高明的营销策略,更要重视科技创新。”他们审时度势,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意识,提出了“技术创新是最大的营销”的经营理念,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近年来,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改革的步伐不能停,创新的步伐不能停”指示,把握良好机遇,紧抓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短短几年内,公司科技实力迅速提高,科技创新工作成绩斐然: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承担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获得47项国家专利。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2011——2012年,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产品订货数量雄踞行业第一,新产品占到了销售额的80%以上。
搭建平台 ,立足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人才为本。随着技术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科研人员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团队。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指导思想,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强企战略,在全公司范围内大力开展“全员创新”活动,加强技术研发队伍建设,吸引、留住技术骨干和高级技术人才,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采用多种方式招聘各类技术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培养了大批科研人员。他们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作出了突出贡献。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与平台。公司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的科研队伍中,年轻人是主力,为了挖掘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迅速成长,公司运用“用项目带年轻人,压担子、担重任”的方式,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公司从细节入手,注重做好师带徒工作,甚至连PPT的制作,都有专人指导。
为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采用了在职培训、交流、外出培训、参观等多种方式。同时,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培育、引进一批公司重要领域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为建设创新型企业提供支持。
近年来,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保证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以上,使其全部用于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试制及产品工业性实验中,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这一举措不仅使自身拥有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实力,也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对企业自身或研发出的技术成果采取知识产权保护,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公司对有重要影响、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利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对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目前,公司所有已授权的专利全部运用在本公司的主营产品上。
定位高端,加快研发步伐
近几年,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抓高端,求真务实促服务,精细管理上水平”为指导方向,进一步加快产品研发的步伐,积极收集分析国内外技术信息,研究行业发展动态,为新产品研发提供支持,完善开发了从特厚煤层到极薄煤层,大功率到中小功率的全系列化采煤机、掘进机。
2004年,公司研制开发的MG500/1130-WD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在淮南新集花家湖矿12805工作面的复杂地质条件、岩石硬度超过f10.2的情况下(创我国采煤机过岩石最硬记录),实现了国内综采机械设备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直接破割岩石断层、无间断采煤的重大突破。此机型荣获了陕西省2006年度科学技术一等奖,并出口到一直由欧美企业垄断的俄罗斯煤炭企业。
2006年,陕西省科技厅将我国最大的采煤机——MG900/2210—WD型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列入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交由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实施。西煤机人凭着高度的敬业精神,发挥技术实力雄厚的优势,仅用了2年时间,就使该项目在西安通过了鉴定验收。该设备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采煤机,总装机功率达2210千瓦,最大采高可达6.3米,年生产能力800万吨,可实现远程智能监控,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该系列采煤机的最大功率已达到2670千瓦,年生产能力高达1000万吨,结束了大功率采煤机长期靠进口的历史。
2009年,首次实现大功率、全机载交流变频、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MG2×160/710(730)-AWD型薄煤层交流电牵引采煤机一经问世,就创造了骄人的业绩: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章村矿24采区422406薄煤综采工作面生产条件十分困难。煤层平均厚度1.3米,最薄处仅有0.6到0.7米。煤层薄、顶板碎,底板岩石十分坚硬,顶板压力大,支架和溜子难以管理。710机组2009年6月投入该工作面,在极薄煤层、极硬岩石、工作面倾角大等复杂、异常地质条件下,机组平稳运行,采割自如。尤其是在过老巷、断层等地质条件下,其优势得到彰显,不用放炮即可轻松采割,在地质构造特殊的情况下,高效工作,月产可达8万吨以上,年产可达90万吨,为煤矿企业上产量、创效益提供了巨大动力。
2010年,公司总经理吴海雁亲自担任攻关小组组长,带领研发设计人员深入到采煤倾角35°、俯采角度31°,煤层含夹矸,采高6.5米这一在国内外都属罕见的的河北冀中能源东庞矿2612复杂工作面,为东庞矿量身订做了MG900/2290-GWD交流电牵引采煤机,成功解决了采煤机“爬坡”这一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了国产设备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开采的又一重大突破。
2012年,在陕西省科技厅的组织下,由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EBZ230型悬臂式掘进机在西安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此项目是为了满足我国大断面半煤岩及岩巷掘进的需求研制开发的,填补了西北地区空白,是公司掘进机新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成果的代表机型。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部分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提高我国煤炭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矿井生产安全和提升煤炭采掘设备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
2013年1月18日,由习近平同志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备受关注的国内科技“五大奖”颁布。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等校企联合研究开发的“大倾角煤层综采综放工作面成套装备关键技术”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获奖项目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等课题的支持下,围绕大倾角煤层综采综放开采中的共性技术难题,由骨干企业与行业高校经过10余年“产学研”联合攻关,集多领域技术创新,首次实现了35°~55°大倾角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此复杂难处理科研项目中,西安煤机公司在研究开发世界首台适用于55°大倾角煤层电牵引采煤机的过程中取得重要突破:创新了采煤机四象限交流变频电牵引制动技术、采煤机遥控及远程监控技术;研制了专用水冷变频调速装置;发明了延长采煤机导向滑靴使用寿命的结构和工艺;成功解决了采煤机牵引、制动困难和可靠性差的技术难题,为“大倾角煤层综采综放工作面成套装备关键技术”项目成果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的步伐不能停,创新的步伐也不能停。唯有这两条,才能使企业不断进步!”温家宝总理视察西煤机时意味深长的一席话,时常在西煤机人的耳边响起。面对已取得的成绩和总理的嘱托,西煤机人的目光看得更高更远……
今后几年,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优化已经推向市场的各系列采煤机和掘进机的技术性能,以“打造中国采煤机的艾柯夫”为奋斗目标,把世界最先进的采矿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德国艾柯夫公司树为西煤机的标杆,以国产化替代为契机,紧紧抓住市场对高端采煤机国产化的迫切需求,利用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新建的大型矿井资源对综采设备的需求,做好有目标、有针对性的高端产品研发,在技术升级、产品质量、品种多样化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着力增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在新一轮经济转型中为提升我国复杂地质条件煤炭装备技术水平,保障煤矿安全高质高效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2012年5月25日,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隆重召开第二届科技表彰大会。出资100万元对五年来企业的科技成果奖、知识产权奖、标准制定奖、科技论文奖等117项次进行了表彰奖励,提出了今后五年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和主要任务;
2013年1月28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大倾角煤层综采综放工作面成套装备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一个有着60多年辉煌历史,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煤炭装备制造“国家队”,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一直以技术创新为平台,执着于打造一流产品,并通过近些年的潜心修炼,收获了煤炭采掘技术的真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用西煤机人的话说就是,“这些年,企业切切实实地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
借势而上,抓住发展先机
近年来, 随着国家战略调整和煤炭工业的高速发展,煤矿采掘装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重心转移到科技创新上来,并对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西煤机人深知:“要想在采掘设备制造业占领一席之地,并抢占更大的市场,不仅要有高明的营销策略,更要重视科技创新。”他们审时度势,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意识,提出了“技术创新是最大的营销”的经营理念,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近年来,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改革的步伐不能停,创新的步伐不能停”指示,把握良好机遇,紧抓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短短几年内,公司科技实力迅速提高,科技创新工作成绩斐然: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承担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获得47项国家专利。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2011——2012年,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产品订货数量雄踞行业第一,新产品占到了销售额的80%以上。
搭建平台 ,立足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人才为本。随着技术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科研人员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团队。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指导思想,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强企战略,在全公司范围内大力开展“全员创新”活动,加强技术研发队伍建设,吸引、留住技术骨干和高级技术人才,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采用多种方式招聘各类技术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培养了大批科研人员。他们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作出了突出贡献。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与平台。公司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的科研队伍中,年轻人是主力,为了挖掘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迅速成长,公司运用“用项目带年轻人,压担子、担重任”的方式,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公司从细节入手,注重做好师带徒工作,甚至连PPT的制作,都有专人指导。
为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采用了在职培训、交流、外出培训、参观等多种方式。同时,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培育、引进一批公司重要领域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为建设创新型企业提供支持。
近年来,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保证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以上,使其全部用于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试制及产品工业性实验中,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这一举措不仅使自身拥有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实力,也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对企业自身或研发出的技术成果采取知识产权保护,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公司对有重要影响、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利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对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目前,公司所有已授权的专利全部运用在本公司的主营产品上。
定位高端,加快研发步伐
近几年,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抓高端,求真务实促服务,精细管理上水平”为指导方向,进一步加快产品研发的步伐,积极收集分析国内外技术信息,研究行业发展动态,为新产品研发提供支持,完善开发了从特厚煤层到极薄煤层,大功率到中小功率的全系列化采煤机、掘进机。
2004年,公司研制开发的MG500/1130-WD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在淮南新集花家湖矿12805工作面的复杂地质条件、岩石硬度超过f10.2的情况下(创我国采煤机过岩石最硬记录),实现了国内综采机械设备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直接破割岩石断层、无间断采煤的重大突破。此机型荣获了陕西省2006年度科学技术一等奖,并出口到一直由欧美企业垄断的俄罗斯煤炭企业。
2006年,陕西省科技厅将我国最大的采煤机——MG900/2210—WD型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列入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交由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实施。西煤机人凭着高度的敬业精神,发挥技术实力雄厚的优势,仅用了2年时间,就使该项目在西安通过了鉴定验收。该设备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采煤机,总装机功率达2210千瓦,最大采高可达6.3米,年生产能力800万吨,可实现远程智能监控,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该系列采煤机的最大功率已达到2670千瓦,年生产能力高达1000万吨,结束了大功率采煤机长期靠进口的历史。
2009年,首次实现大功率、全机载交流变频、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MG2×160/710(730)-AWD型薄煤层交流电牵引采煤机一经问世,就创造了骄人的业绩: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章村矿24采区422406薄煤综采工作面生产条件十分困难。煤层平均厚度1.3米,最薄处仅有0.6到0.7米。煤层薄、顶板碎,底板岩石十分坚硬,顶板压力大,支架和溜子难以管理。710机组2009年6月投入该工作面,在极薄煤层、极硬岩石、工作面倾角大等复杂、异常地质条件下,机组平稳运行,采割自如。尤其是在过老巷、断层等地质条件下,其优势得到彰显,不用放炮即可轻松采割,在地质构造特殊的情况下,高效工作,月产可达8万吨以上,年产可达90万吨,为煤矿企业上产量、创效益提供了巨大动力。
2010年,公司总经理吴海雁亲自担任攻关小组组长,带领研发设计人员深入到采煤倾角35°、俯采角度31°,煤层含夹矸,采高6.5米这一在国内外都属罕见的的河北冀中能源东庞矿2612复杂工作面,为东庞矿量身订做了MG900/2290-GWD交流电牵引采煤机,成功解决了采煤机“爬坡”这一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了国产设备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开采的又一重大突破。
2012年,在陕西省科技厅的组织下,由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EBZ230型悬臂式掘进机在西安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此项目是为了满足我国大断面半煤岩及岩巷掘进的需求研制开发的,填补了西北地区空白,是公司掘进机新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成果的代表机型。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部分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提高我国煤炭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矿井生产安全和提升煤炭采掘设备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
2013年1月18日,由习近平同志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备受关注的国内科技“五大奖”颁布。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等校企联合研究开发的“大倾角煤层综采综放工作面成套装备关键技术”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获奖项目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等课题的支持下,围绕大倾角煤层综采综放开采中的共性技术难题,由骨干企业与行业高校经过10余年“产学研”联合攻关,集多领域技术创新,首次实现了35°~55°大倾角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此复杂难处理科研项目中,西安煤机公司在研究开发世界首台适用于55°大倾角煤层电牵引采煤机的过程中取得重要突破:创新了采煤机四象限交流变频电牵引制动技术、采煤机遥控及远程监控技术;研制了专用水冷变频调速装置;发明了延长采煤机导向滑靴使用寿命的结构和工艺;成功解决了采煤机牵引、制动困难和可靠性差的技术难题,为“大倾角煤层综采综放工作面成套装备关键技术”项目成果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的步伐不能停,创新的步伐也不能停。唯有这两条,才能使企业不断进步!”温家宝总理视察西煤机时意味深长的一席话,时常在西煤机人的耳边响起。面对已取得的成绩和总理的嘱托,西煤机人的目光看得更高更远……
今后几年,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优化已经推向市场的各系列采煤机和掘进机的技术性能,以“打造中国采煤机的艾柯夫”为奋斗目标,把世界最先进的采矿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德国艾柯夫公司树为西煤机的标杆,以国产化替代为契机,紧紧抓住市场对高端采煤机国产化的迫切需求,利用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新建的大型矿井资源对综采设备的需求,做好有目标、有针对性的高端产品研发,在技术升级、产品质量、品种多样化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着力增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在新一轮经济转型中为提升我国复杂地质条件煤炭装备技术水平,保障煤矿安全高质高效生产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