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工业:书写陕煤逐梦世界一流的新篇章——陕煤集团“十三五”发展回眸-新闻资讯-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上级新闻

中国煤炭工业:书写陕煤逐梦世界一流的新篇章——陕煤集团“十三五”发展回眸

发布日期:2020-10-23     作者: 信息员     浏览数:3475   



书写陕煤逐梦世界一流的新篇章

——陕煤集团“十三五”发展回眸

/梅方义汪琳

导语:

“十三五”期间,陕煤集团按照“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蜕变转型”的发展战略,在产业优化、产融结合、体制改革、管理高效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深度转型蜕变。


“十三五”期间,是陕煤集团实现“量转质”深刻转型蜕变的过程。陕煤集团按照“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蜕变转型”的发展战略,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去杂归核、蜕变转型、消肿瘦身”为主线,着力在产业优化、产融结合、体制改革、管理高效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激荡起开拓进取的铿锵足音。

这五年来,陕煤集团捷报频传、屡创佳绩。从2015年到2019年,陕煤集团资产总额从4371亿元增长到5400亿元,营业收入从1909.73亿元增长到3025亿元,利润从0.53亿元增长到155亿元,从2015年开始,以骄人业绩连续6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2020年位列第273位。20201~8月,陕煤集团煤炭、化工、钢铁等产品产量全部实现逆势增长,累计实现收入2070.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5%;在煤价同比下降超过15%的背景下,累计实现利润102.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46亿元。尽管深受疫情影响,陕煤集团经济规模增长在陕西省属工业企业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加凸现,“压舱石”的分量更重。

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改革是脱困的牛鼻子,也是发展的牛鼻子。”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表示。

2014年开始,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陕煤集团关掉了老矿区资源枯竭、安全环保指标差、竞争力弱的8对矿井,同时缓建停建了4处矿井。同时,紧抓国家去产能政策机遇,将原计划三年关闭的18处矿井在2016年一年内关闭到位,退出产能1815万吨,占全省的62%。充分利用国家去产能和“存去挂钩”置换政策,核准了6个优势煤矿项目,增加优质产能近6000万吨,全集团优质煤炭产能占比超过了95%。钢铁板块通过“四统一”管理,实施市场化选人用人、市场化薪酬改革、生产线“填平补齐”、60万吨炼铁产能退出等举措,赋予了陕钢新的发展活力。2017年,陕钢集团盈利18.6亿元,一举扭转了持续6年的亏损局面。2018年,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由B+上升为A, 2019年钢产量1248万吨,营业收入660亿元,利润19亿元,综合实力跃升西北钢铁领域第一。

“十三五”以来,按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改革方向,陕煤集团以“集团公司—产业板块—厂矿实体”三级架构为目标,开展了“归位总部、做实板块、精简层级、放活实体”的改革工作。通过优化配置资源,将煤炭、化工、电力、铁路等企业分别整合到板块公司,发挥专业化管理优势。通过开展小企业改革、清理无效资产,压缩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能。2016年以来,累计盘活闲置资产300亿元,采取股权划转、重组整合等做法,减少企业户数91户。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完成15.4万户的“三供一业”移交,市政设施、社区管理、教育医疗机构完成分类处置。通过推进六项改革试点、“一企一策”和员工持股试点,探索体制机制和资本融合创新方式。2017822日,陕西首个混合所有制暨员工持股改革试点企业在陕煤新型能源公司正式诞生。目前,陕煤集团的混改比例已经达到了50.5%,引入非公资本400多亿元,在省属企业推进混改工作中居于前位。

目前,《陕煤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方案》已获陕西省国资委正式批复,集团层面重点转向构建企业价值观、培育重点业务、培养人才、制定发展战略等宏观工作。

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的增长极

智慧化建设领跑者——榆北煤业公司是陕煤集团“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矿区生产管理实现了“透明+智能”化。

在榆北煤业小保当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当工作人员按下综采三机、泵站一键启动按钮时,综采工作面设备运转图像清晰可见,割煤机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根据采场大数据指令和工作面三维地质建模自主割煤,一块煤经过6000米的运输距离从工作面运上地面不超过5分钟,一个工作面平均日产量可达4万吨。

近年来,陕煤集团矢志科技创新,紧跟技术前沿,大力提升各产业板块科技实力。

在煤炭板块,被誉为“第三次煤矿开采技术革命”的无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试验研究项目在陕北矿业公司取得成功。早在2014年,陕煤黄陵一号煤矿就建成了智能化开采工作面,成为全国第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今年底,陕煤集团将累计建成36个智能化工作面,占总产能的85%,到2021年,集团所有采煤工作面全部实现智能化。“三网一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小保当一号、小庄煤矿5G井下应用已通过陕西省工信厅立项评审。96日,重装集团西煤机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套智能快速掘进机器人系统已在小保当煤矿井下联合试运转。煤炭运销“智慧运销”和“智慧零售”项目也开启同步建设步伐。

在化工产业板块,在推动企业环保、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质高效运行的基础上,研发了“煤气热载体分段多层热解成套工业化技术(SM-GF)”“大型工业化低阶粉煤回转热解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有创新技术,推动了煤炭清洁高效分质综合利用。目前在建的全球最大的煤化工项目——榆林化学公司“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该项目将把陕煤集团自主研发的煤炭分质利用技术和日本三菱化学、高化学等企业的高端化工技术集成起来,通过园区优质的发展环境和低成本、大批量的基础材料,吸引高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入园,最终实现煤炭资源与纺织服装、建筑装饰、汽车材料、航天航空材料等高端制造产业的衔接。

此外,化工、电力、钢铁等智能化工厂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在建数字化车间 5个,智能工厂建设项目70个。

“十三五”期间,陕煤集团坚定不移地走好科技创新路子,新材料、新能源等自有技术走出了实验室,正在迈向产业化。自主研发成果的中试生产线已建成15条,完成调试转入生产2条。封孔材料、精细化学品苯甲醚、纳米流体能量吸收材料、超级活性炭、石墨烯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转化已经在各自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为陕煤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煤炭开采、煤炭分质利用、煤制化学品等领域,建成了10个国家科研平台、19个省级科研平台,构建了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科研平台集群。先后成立上海和深圳技术研究院,加快在北京组建一个研究院,最终与西安技术研究院形成协同创新格局。

强化科技创新投入。2017年陕煤集团成立了100亿元的转型创新基金,对内支持集团已有的新技术产业转化,对外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支撑点和增长极。

物流布局支撑陕煤多元板块高质量发展

7月7日,陕煤集团与江西省能源局、江西省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能源战略合作关系。这是陕煤集团继陕渝合作之后的又一跨省能源战略合作。

2016年129日,重庆市经信委和陕煤集团达成了“产能置换+煤炭保供+常态储煤+物流贸易”的合作共识,为陕煤集团先后提供了1926万吨关闭煤矿产能指标。陕煤集团则在重庆市设立了煤炭储运基地,建立了常态储备机制,积极履行合作协议,入渝煤炭从2016年的160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1081.1万吨,提前13个月实现了陕渝能源合作5年战略目标。陕渝能源战略合作被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作为样板在全国推广。

“十三五”期间,陕煤集团主动融入国家和陕西经济发展大战略、大格局,依靠铁路线组成主要骨架,已建成投运靖神铁路、红柠铁路、榆横铁路,拟建设冯红铁路、锦清铁路、神大物流3条铁路线,加上关中老矿区铁路12条专用线,集团的铁路专用线达到1000公里以上,构建达海通江连运河运输网络体系。其中,陕煤铁路物流板块投资190亿元建设的244km靖神铁路,是北煤南运战略运输通道浩吉铁路重要集运线。浩吉铁路自开通至今,陕煤输送的资源量占到浩吉铁路总运量的93.4%。下设拥有2000辆自备列专业化自备列公司,实现了大客户点对点运输服务。以物流节点为区域中心,服务陕煤多元产业板块,加快铁路、公路、港口等物流项目建设,联通遍布陕西、华中、华东、西南等地区的煤炭储备基地,构建了较完备的物流服务网络。同时,陕煤集团主导定期发布陕西、重庆、湖北动力煤价格指数。随着西南区域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浩吉铁路及江陵港的建成,“中部看陕煤”的新格局将逐步形成,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储备作出更大贡献。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陕北的优质煤炭通过浩吉铁路运达两湖一江,实现朝发夕至。据悉,今年18月,陕煤集团煤炭生产、销售及铁路运输企业精心组织、克服困难,供应湖北煤炭472万吨,同比增长12.9%,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能源支撑。

筑牢根魂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近年来,陕煤集团坚持把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发展新体系,让党建工作保持更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在决策层面深度融合。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推动二、三级子公司落实党建进章程,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领导作用。修订《党委会议事规则》,制定出台《党委会会议管理办法》《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从前置边界、决策程序、标准和操作等方面厘清党委会职责,形成了党委会前置研究事项清单,严格执行党委会前置程序。

在机制层面深度融合。全面落实“交叉任职、双向进入”,结合企业实际积极探索党委书记、董事长由一人担任的落实机制,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能力。

在落实层面深度融合。按照党建之中有业务、党建成效体现在经营业绩之中的思路,从考核上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述廉评议考核,通过书记述职述廉、现场点评测评、会后整改落实、跟踪问效,形成闭环流程。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落实“三项机制”为总纲,持续规范干部日常管理,严格干部考核工作,不断深化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对领导人员实施综合考评,在企业内部形成选任领导人员的保障机制和鲜明导向。

积极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2017年,集团开办企业大学,以陕煤思创学院为平台,打通发现、培育和使用中高级管理人才新通道,培养复合型企业家队伍,已开办5期共培养279人。实施人才队伍建设“万人计划”,从2018年到2022年,采取校园招聘和社会化选聘的方式招录1万人,为集团未来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奋辑扬帆逐梦世界一流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场大考,既是对危机处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机遇把握能力、定力和远见的检验。”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在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说。

今年,面对疫情,陕煤集团递进式部署整体工作,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稳增长工作50条措施到降成本40亿元目标任务分解,奋力实现全年“收入3400亿,利润168亿”的既定目标,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改革创新、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企业重塑和再造。

“十四五”时期,是陕煤集团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也是集团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企业最为关键的五年。陕煤集团将落实新发展理念,正确分析“十三五”以来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十四五”的时代背景和产业大势,准确定位陕煤在区域经济社会及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全力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深化机构改革。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为契机,积极开展企业去行政化、总部去机关化专项行动,重塑总部职能,优化组织结构,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现代管理体系。

——优化产业布局。在产业链布局方面,突出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在坚守“以煤为基”中将煤炭、化工、钢铁、电力等主业做强做优做大。煤炭方面抓好榆神四期项目谋划,提升优质产能占比,突出“四化”建设全覆盖,实现效率、产量和质量等的全面提升。煤化工产业坚持“错油煤化”思路,产品坚持三个方向,即石油化工难以生产的产品,煤基产品成本更低和品质更优的产品。电力产业要“关小上大,增优减劣”,加大资源的综合利用力度。钢铁产业准确把握废钢铁“量升价降”的长期趋势,聚焦废钢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炼钢“长流程”向“短流程”转换。

——推进科技创新。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方向上开枝散叶谋突破,在“能材并进,技融双驱”中深度介入全球新的产业链分工,抢占独特性和区域性优势,打造新产业发展新动能。

——强化产融结合。在集团现有3个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今明两年要在北京、日本、欧洲各设立1个研究院,总投入在300亿元左右。目前,西安研究院已有26项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进入中试转化环节,并分别在各自领域进入并跑甚至领跑阶段,其中包括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非光气法制聚氨酯、聚乙烯弹性体等一批突破性、革命性的先进技术。从今年到整个“十四五”,技术研究院的经济规模将进入每年翻一番的几何式增长阶段。这些项目带来的产值都将会是千亿级的。目前已经投资包括隆基股份、赣锋锂业、彤程新材、青海盐湖提锂等10多个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左右。要通过资本投资选产业、选技术、投项目。

……

当前,陕煤集团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对陕西提出的新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继续以争创世界一流企业为战略目标,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全力以赴稳增长提效益,确保完成全年奋斗目标,并满怀信心地开启面向“十四五”的新征程。

(作者单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庞永厚)


上一篇:人民网刊发杨照乾署名文章:践行陕煤担当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下一篇:陕煤集团副总经理、煤业股份总经理王世斌一行到重装集团调研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