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陕煤答卷”-新闻资讯-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上级新闻

《半月谈》: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陕煤答卷”

发布日期:2020-03-24     作者: 信息员     浏览数:3014   

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风起云涌、产业更新周期加速,新经济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陕煤集团作为陕西能源化工产业的骨干和煤炭大基地开发建设的主体,形成了煤炭开采、煤化工、钢铁冶炼、燃煤发电、机械制造、建筑施工、铁路投资、科技、金融、现代服务等相关多元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陕煤的发展变迁融入了新中国煤炭工业的升级跨越历史过程。

近年来,陕煤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新”,即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为企业发展命脉;以“敢、快、谋”为“创新”保驾护航,“敢”于改革刮骨疗伤,“快”人一步化危为机,提前“谋”划超前布局;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交出“陕煤答卷”,为能源行业发展贡献“陕煤力量”和“陕煤担当”。

改革创新成就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两大原则,从企业自身来看,企业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利润最大化。陕煤集团促进企业高效益、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通过结构调整再造传统产业优势。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机遇,超前谋划提前布局,通过老区减量和增量置换,腾挪出优质产能近6000万吨,优质煤炭产能占比提高到95%以上。“填平补齐”钢铁产业,2017年钢铁产量历史性突破千万吨,2019年钢铁产量1240万吨,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极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完善矿区铁路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更加完善的铁路物流体系。建立生产服务和煤炭交易互联网平台,提升了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去杂归核”中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施去杂归核战略。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主业,在“一进一退”中布局千万吨级矿井集群,于产业链延伸中构筑高端精细煤化工材料产业群,投资上千亿元的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开工建设,使主业更具竞争力和延展性。提出“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蜕变转型”的发展战略并逐步实施,加快战略性产业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蓄势待发,煤炭、钢铁等主业竞争力显著提升,产业配套更具优势,朝着主业突出、新经济特色鲜明的现代能源企业阔步前进。

在治亏创效中吹响追赶超越冲锋号。全面启动3年治亏创效行动,从稳增长、降成本、防风险、抓改革、优存量等方面入手,凭着对政策环境的敏锐洞察,在“三去一降一补”中下了先手棋,在追赶超越和转型创新中争取主动权,用不到3年的时间,关闭了18处矿井,退出产能1815万吨,占全省煤炭去产能的62%;同时,全面挖掘和盘活存量,累计盘活闲置资产700多亿元。陕煤年销售收入超过全省GDP的十分之一,经营利润连续三年超过省属国有企业的三分之一,陕煤的改革发展有力地支撑了陕西经济增长。

在深化改革中激发体制机制活力。按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方向,开展了“归位总部、做实板块、精简层级、放活实体”的改革工作,压减层级、归位放权,专业化、板块化、大部室化改革成效明显,有效降低了内部关联交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改革试点走在全省前列,各类各级混合所有制企业贡献了陕煤主要利润。大力实施“十项改革”,全面推进“处僵压减”,采取股权划转、重组整合等做法,有效提高了运营效率。

在过去的6年里,陕煤集团的资产规模从4020亿元增长到5400亿元,营业收入由1766亿元增长到3025亿元,位列煤炭企业全球竞争力排行榜30强第二位,成为唯一入围“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百佳名单”的陕西企业。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主要从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转向创新驱动,所以企业必须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级。陕煤集团积极落实中省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推动能源生产科技革命,不断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科技方面人财物投入,构建全面的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

吸纳集成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陕煤集团近年来实施重点科研项目599项,完成科技投入162亿元,共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44项。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智慧矿井建设等举措,不断提高生产矿井的智能化装备水平,加快矿区循环经济建设。陕煤集团的新材料、新能源等自有技术走出实验室,正在迈向产业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转化已经在各自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为陕煤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走创新驱动的路子。陕煤集团通过建机制、搭平台、促转化的方式,探索科学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径,营造有利创新的环境生态。超前布局新技术、新产业,围绕陕煤主业发展煤化工新材料,融入陕西省汽车、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配套中,实现全产业链畅通协调发展。当前,陕煤集团在做强做优西安、上海和深圳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加快在北京组建一个研究院,充分利用这些地方的科技、人才、经济、金融、市场等优势,最终形成东西南北4个技术研究院的协同创新格局。

设立转型创新基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2017年陕煤集团成立了100亿元的转型创新基金,对内支持集团已有的新技术产业转化,对外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培育新兴产业。集团瞄准新材料、新能源等经济领域,积极布局细分行业跑道上的头部企业,目前已投资多个项目。通过运作这些项目,坚定了借助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心,最终形成集团新的经济支撑点和增长极。

加强人才培育,走人才兴企的发展路子。陕煤集团通过高规格吸纳领军人才,高标准培养管理人员,高素质培育劳动大军的方式,正在探索一条“高端领军人才+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的人才兴企路子。逐步建立起外部高端人才引进、内部特殊人才激励、内外部人才联合创业和高水平创新的灵活高效机制;同时办好企业大学,以陕煤思创学院为平台,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另外培养和成就越来越多的技艺精湛掌绝活的“陕煤工匠”。

“物畅其流”助力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个“大进大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物畅其流至关重要。只有建立完善的物流运输、储备和价格发布体系,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确保全国能源供应。在多年历史积淀的基础上,陕煤集团通过织密、接驳、水陆并用等方式,布局自己的物流产业,将自身“筋骨”延伸到大半个中国,助力陕西“三个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陕煤集团整合内部铁路资源,专门重组设立铁路物流板块,在参股建设浩吉铁路运输大通道的同时,围绕产业布局,以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与其他主体布局构建陕北铁路物流系统。陕煤集团运营及在建铁路里程、运能、运量均居全国前列。目前,陕煤集团对内有4条铁路的直连直通,对外实现与浩吉、包西、太中银、神朔和蒙冀等7条铁路互联互通,最终形成十大出口外运格局。

2016年开始的陕渝能源合作,不但被国家能源局作为区域能源合作的典范在全国推广,更实现了陕煤集团西南地区及长江中游物流拓展计划,集团在珞璜、万州、果园、涪陵、荆州、枝城建设大宗产品物流基地,加快长江中上游物流节点布局,为集团煤炭产品南下,铁矿石北上提供支撑。同时大幅降低物流成本,仅铁矿石就可降低70元/吨,年可降低物流成本1.4亿元。

2018年12月5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和重庆市经信委共同指导,陕西煤炭交易中心负责编制的“中国煤炭价格指数—长江中上游(重庆)动力煤价格指数”发布,填补了长江上游区域煤炭市场指数的空白。2019年12月4日,长江中上游(湖北)动力煤价格指数发布。陕煤集团主导的陕西、重庆、湖北三大动力煤价格指数,将在各区域形成价格风向标作用,最终在全国动力煤交易市场中形成“沿海看神华,中部看陕煤”的新格局。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谋划“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陕煤集团着眼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结合实际确定了“十四五”期间“16555”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即以10万产业工人,6000亿元的资产总额,支撑5000亿元销售收入和5000亿元A股市值,实现500亿元利润,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商和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服务商,更加接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


上一篇:陕煤集团:全力保障电煤供应 助力经济平稳运行 下一篇:陕煤集团副总经理、煤业股份总经理王世斌一行到重装集团调研指导工作